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

我國的中小學教育路在何方

(一)單元教育制度的由來
我國是個多元種族國家,在立國之初,以人口多寡排列,就是馬來族、華族、印度族,他們各有各自的民族特征,人們稱之為華巫印三大民族。當時三大民族人口比率華巫約為四比六,印族有十幾巴仙,雖然少了一些,卻也舉足輕重。若非日本軍國主義者對華族的大屠殺、抗日英雄的大犧牲、英殖民地統治者戰後對華族的大流放,華巫人口基本上比率相同。
如果獨立之初時,當年的政治人物具有遠見,以三大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基礎,好好地發展這個國家,在五十年間,一個馬來亞民族應該已經成形,開花結果,無奈在種族主義者的黑暗統治下,採取挑撥離間、分而治之的手段,到了今日,各族的交融和互信,卻是越走越遠。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就是從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算起,直到一九五七年,抗日的民族主義份子和重回馬來亞的英國殖民地統治者之間,經歷一場十二年驚心動魄的血戰之後,以英帝國統治者的勝利作為結束,把政權移交給他們相中的聯盟政府,達致一個獨立國的誕生,這就是一九五七年八月三十一日獨立的馬來亞的由來。
這十二年戰鬥的結果,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展示了它殘酷的一面,失敗者被冠以各種罪名,除之而後快,勝利者的歷史從來不曾對戰敗者寬厚過。更可悲的是連歷史的真相都加以歪曲、抹黑,似乎從中更可以加強自己的合法性和正當性。
這個獨立國的誕生,標誌著馬來民族成為國家里擁有絕對權力的統治階級,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就是日後人們口中離不開的“政經文教”)成為主導力量,在獨立后開展一統江湖的大工程(大是大,不是偉大),在三十年之間,大權在握,借助絕對優勢的政治力量、各種壓制性法令、新經濟政策等等,讓馬來族精英成為統領政經文教領域,其實就是一切領域的唯一力量,在教育課題上,提出了單元教育的政策,企圖全盤以馬來語在大中小學里成為三大民族的唯一教學媒介語。這就是一九六一 教育法令實施之後的局面,華文教育立刻面對生死存亡的局面,五十歲以上的國民對此當能耳熟能詳。其第一炮就是拿以華語和英語為教學媒介的中學開刀,把教學媒介語逐步更改成國語。
單元教育政策並不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東西,其具體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在小學一年級開始,甚至在幼稚園里,在家裡,都必須用官方許可的 單一語言,於是如此實施下去,一代人(三十年)之後,那些會用母語的人已經死去一半了,死剩的由於三十年沒有應用母語,大概也忘得七七八八了,所以三十年的時間就 足夠消滅一個民族的文化和一切。當新的一代成長起來時,這個國家的人民就只懂得一種語文,自己老祖宗的文化和語言都從此消失了,遂了當初施政者之所欲了!
看官看了上文,難免有個疑問,世上哪有這種事情,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情,真是危言聳聽!好,這裡不但可以舉出一個例子,還可以舉出兩個。
一九六五年印尼軍閥蘇哈多政變上臺后,在印尼推行了滅絕華人文化和教育的政策,華校被消滅就不用說了,所有華人還必須取一個印尼化的名字,印尼華人成爲了所有問題的代罪羔羊,殘忍的排華運動一波又一波。到了蘇哈多在一九九八年被推倒下臺時,距離一九六五年已經是三十三年後的事情了。 這時候四十歲以下的印尼華人,幾乎都講印尼話,不懂得華語華文。
另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的鄰居,曾經是一個屋簷下的新加坡,該國在一九六五年獨立後,把全國一整個完整的大中小學華文教育完全消滅,以英文教育取而代之,美其名曰爲了生存。至今六十巴仙的華人已經改用英語為母語了。社會衍生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東方社會孝親敬老的傳統蕩然無存,奉養父母不是理所當然的,學有所成的兒女把父母遺棄或送入老人院并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導致政府必須立法讓父母可以到法院去控告忘恩負義的子女,追討生活費。
所以說單元教育如果通過一個國家政權的行政手段,還可以把一個民族的文化滅掉!
說回我國的教育史,其實也不用多說,從六十年代大力推行單元教育開始,直到一九七五年消滅了官辦教育中學階段的華英語教育,全面改用國語為止,直到大學以國語為教學媒介的一整個系統,已經大功告成。
至於小學階段的母語教育,也被定位為過渡階段,終極目標還是不變的。而此階段的母語教育得以保留,苟延殘喘,有誰知道是多少華教鬥士的犧牲才換來的苟且偷安呢!
在七十年代末,看起來我國的單元化教育就要大功告成,不出十年一切將不可逆轉。
可是,歷史巨輪的推進,時代的變遷,卻不是人們主觀意識所能夠左右的。八十年代電腦科技的飛躍發展,中國的崛起,各國民主化鬥爭的深入,世界經濟國際化的衝擊,一浪高過一浪,閉關自守的政策,很快就被證明只能窮國弱民,二十年之間,我國的競爭力竟然直線下滑,今天的局面,就是拜那些目光短淺的政治人物一意孤行,推行的教育和經濟政策所賜。
一九九七年一場亞洲金融大危機,讓亞洲各國因多年貪污腐敗造成的而又隱藏著的經濟爛瘡疤全部暴露出來,一齣齣獨裁者倒臺的戲碼,在亞洲各國連續上映,誰也阻擋不了。
馬哈迪雖然能看到我國問題之所在,但是時間已經不在他這邊,我國國勢一落不可收拾,已經不是舊有的政策所能改變的了。儘管馬哈迪推出了英語教導數理科的所謂英化教改方案,這一個完全違反教育原理的政策,由其繼任者強而行之,失敗是可以預期的。
一整個完整的教育系統,不是說要就有的,我國曾經擁有的一整個英文教育系統,從小學到大學,是英國人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在一九七五年被連 根拔起之後,師資流失殆盡,要再重建,哪裡可能一僦而成,所以馬哈迪在二零零三年退休前提出的在所有源流中小學以英語教導數理科目,是一個不顧教育原理的提議,續任者強行推動,是不顧客觀條件和規律的盲動,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推行,英化數理是個違背教育原理的怪物,不懂得英文的小學生,不用母語教導,如何能學好數理呢,不但不能提高英文水準,連數理科的知識都一起賠上了,這就是到了二零一一年以失敗告終的根本原因!
馬哈迪的教改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卻有一個很大的意義在裏面,就是這個教改,把單元教育的招牌給打了下來,反對者心中暗喜自然不用說,許多心存疑惑的人也突然驚醒,原來多元教育并不是分裂國家的東西,單元教育也不是如種族主義份子所說的那樣好到不可反對!
單元教育如果在六十年代在我國全面實行,我國就會變成像蘇哈多掌政時期的印尼社會一樣,老頭可能要叫做魯尼哈多諾,沒有華校好上,幾十年後,就像今天的印尼一 樣,走在街上的年輕人,看上去明明是華人,卻只會說印尼語,印尼政府現在不禁止華文又怎樣,華人連根都早就沒了!華教人士把林連玉稱為族魂,不是想把林老奉成神成仙,是如果沒有當年林老及其戰友的奮力抗爭,今天的年輕一代連民族的靈魂都沒了的意思!所以說,單元教育滅人文化語言,滅人宗族,是不能接受的。
語文教育的獨裁,源自政治的獨裁,如果政治是民主的話,何來語言文化的獨裁通行無阻呢!單元教育如果通過一個國家政權的行政手段,可以把一個民族的文化消滅掉,反過來說,單元教育政策的崩潰,意味著人們再也不容許政府的一黨獨大的獨裁體制繼續下去,我國的這個局面,不管任何人喜歡不喜歡,都肯定已被打破了!
否定了單元教育,那麼單元教育制度要以什么教育體系來取代呢?

當今的世界雖未大同,大通卻已成定局,一黨獨大的政治局面已經被兩線制取代了,單元教育肯定要被多元教育取代,這個變革,是沒有人可以加以阻止的!
 誰還想用十幾二十年前的手段來強行單元教育,肯定以失敗告終。那些說多元教育會分裂國家的人,才是國家的千秋罪人!

(二)單元教育制度的缺口
談論我國的中小學基本教育,就不能不回顧我國第二大族群--華人的華教發展辛酸史。獨立後教育政策的每一次變更,華教總是首當其衝,受害極深。我國華族爲了捍衛本身的文化和語言,以及避免歷史被改寫而展開的鬥爭,血淚斑斑!
為什么一個在二戰中拋頭顱灑熱血捍衛祖國的中華民族,獨立后反而要為本族的文化、語言、文的生存而奮戰,獨立后不是當家做主,為建國和往後美好的生活奮鬥嗎,歷史又一次和這個國家的所有“少數民族”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這個玩笑一點都不好笑,始作俑者就是提倡單元教育的,聯盟政府里的老大哥,巫統是也。
在英國殖民地統治時期,華教有完整的中小學系統,以母語,就是華語教學,華族甚至在當時還是馬來亞土地的新加坡建立了一所大學--南洋大學。
獨立后當華教面臨就要滅亡的緊急時候,華族先輩們爲了捍衛吾族的文化和華文教育而組織起來,成立了董教總進行抗爭。如果沒有這些先輩的反抗和犧牲,哪有今日華教興旺的局面!
華族力保的華文小學,被政府定位為過渡時期階段,等待時機成熟,才轉為國語教學。在這幾十年之間,當局注入不懂華文的行政人員,把語文教師,體育美術等所謂次要科目分配給非華文源流畢業的老師教導,是慢慢蠶食的策略。在華文師資培訓方面百般刁難,幾十年了還是師資不足。這些單元教育培養出來的種族主義份子,在貫徹他們的政策上,可是一點都不含糊!華教從六十年代華文中學改制的艱難環境挺過來,到七十年代的復興華文教育,到八九十年代的世界大環境飛躍改變,終於熬過了寒冬,迎來了多元教育的春天。我國教育的小開放,不是單元教育一派的醒覺造成的,而是世界大環境逼得他們不得不後退一步,否則這個國家就不止繼續留在第三世界里,很快的就會成為第四世界國家了!
當年華文獨中被排除在主流外之後,基本上是讓其自生自滅,誰知中華文化五千年的底蘊並不是要滅就滅得了的,華文教育竟然在隙縫中找出一條生天,加上統考文憑的水準得到國外各政府和著名大學的承認,獨中教育規模雖小,卻保住了華族的文化、語言文字和傳統,讓那些單元極端主義份子恨得牙癢癢的又無可奈何。華文獨中雙語並用,因材施教,既有純英語的精英班,也有用雙語的普通班(有人提倡英文課本,母語教學,其實獨中已用了四五十年)。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三)多元化教育時代的到來
前文提到,二零零三年的馬來西亞中小學教育,又來到了一個時代的分岔口!
馬來西亞國立的中小學教育,自從英文師資被連根拔起的二十八年後,在 前首相馬哈迪退休前留下的教育政策,由續任者強行推行從小三開始用英文教導數理科目,學生的家境富裕或城鎮人民尚有法可想,廣大鄉村和下層人民的小孩,可就慘了,上課時許多老師的英文是蹩腳的,英文的課文看不懂,老師要是講英語,那就更聽不懂。那麼學校如何上課呢?深一層考察,就不難發現,雖然課本是英文的,國小的老師用國語教導,華小的老師用華語教導,淡米爾小學,自然用印度語(淡米爾語)教導了!這不正是華文獨中和南洋大學五十幾年前在用著的雙語教學法嗎?
現在政府要把中學數理教學用語改回馬哈迪教改前的國語,對馬來族學子來說自然是以母語教導,再自然不過,當然是好事一件。可是對華印和其他種族來說,不能用母語,如果有的選,當然寧可選英語了!在二十年前提倡用國語以外的語文作為教學媒介語的人,分分鐘會被冠以分裂國家、破壞團結、極端分子的罪名,可以被送去甘文丁扣留營,或是以煽動罪控上法庭。
現任政府以為時光可以倒轉,在二零一一年推行和一九七五年相同的一套單元化教育制度,必定會得到族人大力支持,大選時手頭上就多了一張王牌。
嗚呼!教育一旦被政治所騎劫,怎麼能夠不沉淪呢!
可是時代終究不同了,歷史也不會永遠走回頭路,政府很快的就發現,如今推行單元教育,已經不是必勝招式了。反對者不止是反對黨,執政集團內也有很多反對的聲浪,並且聲音還很大!連族人也組織了PAGE來嗆聲!PAGE組織的出現,正是單元教育就要告終的強有力象徵!
馬來民族近年來高喊不要只做甘榜(Kampung,鄉村也)冠軍的口號,就是針對一部份短視份子,不願意衝出甘榜,走向城市,衝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這些落後目光短淺的份子喊出的心聲。
我國在政治上多年以來,政治制度名為民主政體,實為一黨獨大,掌控了國家政經命脈五十四年,分裂各族團結延續統治壽命,搞到貪污腐敗橫行,人民苦不堪言;經濟建設方面,遠的不說,就拿東合十一國來說,排名都已落後到令人羞愧不已!
教育乃興國之大業,豈能任由政治戳捏,在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度里,最民主先進的教育制度,無可避免的就是要採用多元的教育制度。多元的教育制度,不但不會像種族主義份子所說的那樣分裂國家,反而會向百花盛開的花園那樣,由蜜蜂采得百花之蜜,釀成最醉人的蜜糖。在多元化的教育制度下,政府致力在各階段推展各族的母語教育,一時做不來的可以鼓勵私人界自由發展,不止華巫印並舉,更是加強英語這個國際語言的學習和發展,在這樣一種局面之下,哪怕不會國富民強!
我國小學里採用三語政策,本來就是符合教育原理的,那麼為何到了中學時就變成不合原理了呢?為何要學子們改換教育媒介呢?不正是政治的決定嗎?不正是單元教育的幽靈在作怪嗎?國家因此損失了多少的人才!政府高官富人的子女可以遠渡重洋去留學,接受西方的高等教育,國內窮人的高才子女,卻只能受困於單元的泥沼里。
當單元教育走到死胡同裡時,國家的競爭力大幅度下降,為何還要硬撐下去,只用一個小開放來應付,不在教育體制上大刀闊斧改變,採用多元化(至少雙元化)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採用多元化教育體制,等於採用了一個民主的制度,變成在政治上,在其他方面,都不能再獨斷獨行,這會大大的提升人民的政治覺悟,人民不再認定現有的體制和政府是唯一的選擇,那麼落後腐敗的政府不是岌岌可危了嗎?他們當然不會束手就擒,當然要避免這一天提早到來!可是,躲得了一時,躲得了一世嗎?這是躲也躲不了的,所以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可笑的現象,一方面官方極力提倡單元舊制,聲稱九十九巴仙的人支持他,另一方面,九十九巴仙的人民都在想方設法讓孩子接受多種語文的教育。雙語對於他們來說,是可以應付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不懂得英語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在十年之內,對於一個亞洲人來說,不懂得漢語(華語)的人,一樣是一件落人于后的事,尤其是華人,更尤其是那些不懂得母語的華人。
世界潮流的發展,已經來到了一個不由得一國掌政者關起門來繼續他們幾十年來的獨裁統治的時候了,一切的貪污腐敗、政治迫害,都躲不過人民的眼睛,不信?看看阿拉伯之春,幾年前許多人都不認為那些在政教合一的國度里,受盡欺壓的人民會有反抗的一天,即使全世界打了幾個筋斗,都還輪不到阿拉伯世界改變,結果呢?事實是阿拉伯世界打了幾個筋斗都還輪不到自己改變!
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機,自從二零零七年二月以美國的次貸危機形式開始爆發以來,一浪高過一浪,美國本土至今危機日益嚴重,並且已經席捲整個歐洲大地。亞洲國家自從一九九七、九八年的金融危機以來,也還沒有真正復蘇過,看來這一波的美元和歐債危機也會在歐洲各國採取緊縮政策後,在明年影響到亞洲來,逃也逃不過!
我國就要面對一場比308更加激烈的大選,對於朝野雙方來說,更是一場關鍵里的關鍵戰役,任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對於人民,尤其是廣大的馬來族人民如何看待教育問題,更是步步為營,所以才有了在斬釘截鐵的宣佈單元化之後,有狗尾續貂的來一個十年緩衝期,這叫緩兵之計,等大選過後才來說!反對黨方面,一有人說出單元教育以外的言論,立刻有人跳出來,手舉“橙皮書”說,他說的話不在此書中,不算數。朝野雙方政治人物莫不如履薄冰,在教改問題上不敢輕舉妄動。
老頭提倡的多元化教育制度,不止幼稚園、小學、中學要多元化,大學也應該有此選擇,不管五十年一百年,相信這一天將會到來,那一天,也是馬來西亞全面民主化的一天!